贾宝玉在三四岁时,他的大姐元春进入了宫中,开始了她的女史生涯。十多年过去,元春终于得到了封妃的荣誉,这也为贾府带来了空前的繁荣。大家普遍认为,元春能被封妃,主要是依靠贾府的世袭爵位和祖上的庇护,尤其是秦可卿临终时托梦给王熙凤的事件,也让人更加相信这一点。然而,事实并非如此简单,元春的封妃背后,实际上有一位关键人物——林如海,他在死前的精心安排才是元春能够成功封妃的决定性因素。
虽然贾府在京城、元春在宫中,而林如海则身处遥远的姑苏,看似与他们没有太多直接联系,但林如海的背景和他所拥有的资源,远远超过了贾府和元春的能量。贾府虽然是国公之门,但林如海的家族背景更为显赫,他的祖上是侯爵,而他自己曾是探花郎,后来官至兰台寺大夫,还被任命为巡盐御史。林如海不仅拥有显赫的家世,而且身兼勋贵与新贵的双重身份,这让他在官场上占据了不可小觑的地位。
展开剩余73%林如海担任巡盐御史,虽然职位本身并不显赫,但他管理着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的盐税。盐税是国家的重要财源,林如海能够担任这个职务,无疑是皇帝心腹的信任所致。而在当时,雍正帝正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,林如海能够在这种情况下保住官职,足见他在朝中的特殊地位。正因为如此,贾府才会在贾敏去世后急忙接纳林黛玉,希望通过抚养她来与林如海建立更紧密的联系,以确保将来与林家的关系能够保持下去。
然而,林如海早逝,且没有再续弦,这使得贾府与林家的联系逐渐变得薄弱。林如海的唯一亲生女儿林黛玉,在这种情况下成了贾府与林家联系的关键。林如海深知自己命不久矣,为了让林黛玉能够一生富贵,他必须采取两项措施:一是确保她能继承巨额遗产,二是让贾府继续繁荣下去,而这就需要通过宫中的元春来实现。
当时,元春已经在宫中待了十多年,虽然没有犯下大错,但也一直没有受到显赫的待遇。林如海凭借自己与皇帝的亲密关系,在临终前向皇帝请求封元春为妃,实际上是想为林黛玉的未来铺路。皇帝也明白,封元春为妃不仅不会影响朝政,反而能安抚林如海这位忠臣的心,何乐而不为呢?
很多人可能会疑惑,为什么林如海不早点提出这个请求?答案其实很简单。林如海之所以能到达那样的地位,正是因为他在朝中的深思熟虑与审时度势。如果他早早提出要求,可能会引起皇帝的疑心,而作为皇帝的心腹,林如海自然知道该如何在适当的时机提出要求,而不会让自己显得过于急功近利。毕竟,皇帝本身就有很强的疑虑心。
因此,林如海在临终前的这一请求,不仅是为林黛玉的未来着想,也是为了保住自己在皇帝心中的良好印象。他深知,一旦自己去世,贾府可能会失去庇护,而元春的封妃能够为贾府带来一定的荣光与庇护,至少能延缓贾府的衰败。
可惜,贾府在元春封妃后并未能保持谨慎,反而挥霍家财,最终被人抓住了把柄,导致了林如海的一番谋划付诸东流。而唯一真正懂得利用形势的人,只有贾雨村。林如海死后,贾雨村迅速看清了局势,他深知林如海才是那个背后真正的支持者,而不是四处为自己奔走的贾政。因此,在林如海去世后,贾雨村不仅与贾府保持关系,还迫不及待地与贾府的敌人——忠顺王爷交好。失去了林如海的庇护后,贾府的衰败也让贾雨村的判断变得愈加准确,最终验证了他的选择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个人配资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