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聚焦前沿科技领域,吸引众多高校携最新技术成果与创新产品亮相。上游新闻记者实地探访各高校展台,近距离感受这些“产学研”融合下的创新突破。其中不少成果已具备落地潜力,未来将走进大众生活,为日常出行、健康管理、家居服务等场景带来全新便利。
作为区域合作展区的高校代表,重庆科技大学展示了在智慧油气能源、先进技术与材料、智能技术与装备、智慧安全等领域的29项前沿创新成果。其中,“陆空一体化智能安全巡检技术与装备”“四肢残障人士智能轮椅”“地下综合管廊燃气舱巡检机器人”等多项先进技术,精准面向城市韧性安全与社会公共需求,充分彰显了学校在科技创新与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方面的综合实力。
西南大学结合学科优势,携柑橘智能采摘机器人、桥梁微形变监测雷达等多项智能化成果亮相。据了解,柑橘智能采摘机器人依托立体视觉识别、自由度机械臂协同控制等技术,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人工采摘效率低、损伤率高等难题。该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可实现精准识别与自动化采摘,工作效率达6.5秒/果,较传统人工效率提升4倍,柑橘损伤率也大大降低。
此外,重庆大学、重庆工商大学、重庆邮电大学、重庆师范大学等高校也纷纷展出自己研发的新产品和新技术,聚焦不同领域,各具特色。
随着“产学研用”协同机制不断完善,这些源于校园的创新技术将加速走进生活,让智能科技真正成为提升民生福祉的“加速器”。
上游新闻记者 吴嘉雯 甘侠义 车珂宇 邹孟霖 魏嘉
发布于:重庆市个人配资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